在近日举办的“友谊之声·未来之眼”中匈音乐会中,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洪叶作为巴中市政府的随行翻译,成功完成了与匈牙利代表团的交流任务。在2024年12月20日至21日的行程中,洪叶陪同巴中市政府代表团及匈牙利嘉宾参与了“友谊之声·未来之眼”中匈音乐会系列配套活动。此次访问的外宾名单包括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高道马(Kürti Tamás Dániel)、匈牙利李斯特·费伦茨文化与音乐精英项目总监史蒂芬·彼得(Stefán Péter)、匈牙利国宝级音乐家莫尔纳尔·勒文特(Molnár Levente)、匈牙利李斯特国际音乐学院艺术管理项目负责人蒂恩德(Kovács Tünde)等12位匈牙利嘉宾。巴中市政府代表团则由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建仁、巴中市外事和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作勇、巴中市政协副主席马婧、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张登宪领衔,包括多位市政府及恩阳区政府的重要官员。
此次访问正值中国—匈牙利建交75周年,代表团一行深入体验巴中文化精髓、交换文化名片。洪叶老师陪同代表团深入巴中市恩阳区,访问了迎恩书院和登科楼等文化地标,通过精准的口译,向匈牙利嘉宾详细介绍了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使外国友人能够深入理解巴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随后,在恩阳古镇的文化交流中,洪老师发挥专业优势,将川剧、四川民歌、长嘴壶茶艺、变脸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精髓准确传达给外宾,让巴蜀文化的独特韵味跨越语言障碍。在中匈文化交流晚宴结束后,“友谊之声 未来之眼”中匈音乐会在大梁山运动公园隆重举行,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在此期间,洪叶老师凭借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口译经验,为中匈双方的沟通搭建了桥梁,确保了交流的顺畅和高效,获得外宾高度评价。此次口译工作,不仅为此次“友谊之声 未来之眼”中匈音乐会的成功举行提供了专业高效的语言支持,更是成为了巴蜀文化对外输出的有力推手。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向世界展示,加深了国际社会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外国语学院教师的口译实践,是外国语学院始终与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保持紧密契合的生动体现。外国语学院教师此次口译实践不仅为学院赢得了社会层面的认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线口译教学实践案例,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进一步助推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丰富、更前沿的实践型导向学习体验,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技能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将这些实践经验反哺教学,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外语人才,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