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赵锡强副教授在主教B204教室进行了一场题为“从跨文化外语教学视角探讨我校高级英语教学的若干措施”。讲座由高级英语课程组组长舒正老师主持,英语专业部分教师参加。
赵老师首先介绍了跨文化外语教学定义、当前研究现状及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CC),分析了跨文化学习者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和研究趋势,提到当前《高级英语》跨文化教学面临的困难包括:杨立民教授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5、6册,教材起点高、课文篇幅长、长难句多,课后缺乏语言点方面的练习;学生语言基础较为薄弱,文化知识面不够宽广;师资受到教学经验、跨文化知识和跨交际能力的制约;各种类型的考试及就业压力破坏了知识传授和学习系统性规律。
赵老师以《高级英语》个人教学案例说明,如何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视角开展教学。赵老师指出,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电影、文学作品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会风俗习惯。同时,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程特点,精讲多练,以复习-巩固-提高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就业方向设计课堂教学;以课文为依据,突出文化重点;重视学习方法传授,介绍对比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策略。就《高级英语》的跨文化常识介入措施而言,赵老师认为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英语民族思维方式、英语拼音文字和屈折性语言特点、英语民族性格和独立意识、写作特征、英汉文化词汇内涵以及文化信息的合理丢失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应用。
最后赵老师强调,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大背景下,进行高级英语教学,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其最终目的是探索出培养既有扎实的外语功底又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级英语课程组组长舒正老师对赵老师的分享,表示感谢和赞同。他认为,跨文化语言教学与跨学科英语教学存在相似性,应将语言当作为学习和认知的一种辅助工具。跨文化语言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挑战。
赵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为“高级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提供了值得借鉴学习的教学措施和经验,能够促进学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