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韩礼德研究会”于2023年12月1日揭晓了2023年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奖。经专家评定,此次研究会共评出多项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 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会员、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课程组组长朱珣老师一篇论文获得优秀成果三等奖;大学外语教研室青年教师赵雪梅三篇论文均获得优秀成果优胜奖。
国际韩礼德研究会由澳大利亚学者与中国学者于201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联合注册创办,旨在于弘扬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的学术遗产,推进世界范围的语言学术活动。今年研究会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2023年度韩礼德研究优秀成果,包括论文、论著、译著等成果形式,约有百余件作品参评,至11月底产生评选结果,评出优秀成果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1名,优胜奖24名。
朱珣与赵雪梅两位老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包含了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并在此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学术成果。此次朱珣老师获奖成果为“四川品牌展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构建--基于视觉语法视角”。此论文系其所主持成都文理学院2022年校级项目(WLYB2022060)阶段性成果,曾在2023年4月16日于广州新珠江大酒店所举行的“第二届话语分析中山论坛”分论坛上进行宣讲,收获在场专家的好评与建议。该项目近期已顺利结项,有关论文的此次获奖更进一步为我校校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成果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雪梅老师获奖成果分别为“The Implementations of Sense relations and Corpusbased language Pedagogy(CBLP)for L2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Teaching”、“The Effect of Teachers Questions on EFL Classroom Interaction”和“Th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urnal and Website Articles from Functional Grammar”。前两篇文章曾于2023年11月分别获得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论文评比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
我校向来重视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宣讲与各类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勇攀学术高峰,以此推动学校科研发展,打造文理学术形象。通过此次成果评选,我院教师再向学界积极宣介了本校的学术成果,增进了学校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这将有助于提升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地位,并对学校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对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