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与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执办、四川省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共同发起的2023“世界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合作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Collaborative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Cultural Heritage)于11月23-25日在成都市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本次大会旨在共同构建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古迹单位、博物馆与企业的交流大舞台。由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老师赵政、纪蕊和英语专业教师黄韵颖带队约40名外国语学院学子受邀参加了11月24日大会分论坛,工业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潜伟、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理事长王时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曹永康等专家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本次论坛活动中,首先大会相关讲解人员带领外国语学院师生在各博物馆点位参观、研学欣赏来自省内外知名博物馆的珍贵文物馆藏。参与本次论坛的省外博物馆有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其中在故宫博物院点位同学们近距离观赏了紫禁城和北京中轴线模型,并由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指导同学们分批参加古构建模型涂鸦、拼装、刻板交子印刷等活动。包括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在内的省内各大博物馆也参与了本次论坛,其中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点位,同学们亲自上手体验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在现场记者的采访中也有同学谈到通过自己印刷了一首古诗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印刷技术的智慧。
外国语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工作,也一直致力于搭建多元性的实习实践培养体系和平台,本次研学活动也是学院与优质校企合作单位传意国际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成果之一。通过参加本次论坛研学活动,同学们用眼睛“看”+耳朵“听”+双手“做”的方式接触和体验了文化遗产,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体现了学院一直以来对国家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身上肩负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