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刘慧玲副教授在主教D301教室进行了一场题为“背诵的语言输入模式对英语演讲的协同效应影响”讲座。讲座由教研室副主任刘宇杉主持,英语专业部分教师参加。
讲座从引言、理论背景、教学实践和结论反思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演讲的协同效应影响。刘老师首先从学生演讲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的问题实例入手,分析了英语公共演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英语语言能力与公众演讲能力需同时训练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以背诵加强语言输入,产生语言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学生公共演讲中的语言表达水平。
通过文献分析,刘老师介绍了协同效应的概念,指出协同源自语言输入与产出的紧密结合,即二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构建与语言输入相适应的情境模式和语言结构层次,协同效应发生,继而催生语言产出层面的趋同,提高语言产出质量。
在教学实践方面,刘老师以Emma Watson的“He for She”主旨演讲为例,展示了如何从“情境模式”、“语言结构”、“协同效应显示”三方面,以互动协同模型为指导,利用背诵增加语言输入,开展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实践。她强调要以唤起学生情感感知、加深原文理解的情景模式视角,以可理解性和高关联性统一为标准,进行背诵材料选择,突出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和权威性。以“Recitation→Recognition→Combination→Application”为教学环节,实现“互动 → 理解 → 协同 → 产出 → 习得”的协同路径。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刘老师与参会教师进了热烈讨论,从其他课程如写作、高级英语的教学角度讨论了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问题、背诵问题。
刘慧玲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丰富,以详细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演讲的协同效应影响,为相关课程教学增强互动程度,促进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与理解,强化协同效应带来启发与思考。与会教师表示收益匪浅,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