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15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上海市外文协会协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会议录用稿件20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之后许多会议旁听者悄然陆续参会,会议总人数达500余人。应办会方邀请,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课程组长朱珣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言。
·2023年10月14日下午,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三教学楼308教室,朱珣宣讲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汉英名词性向心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对比研究——以川菜的转喻命名模式为例”,该成果为其所指导的成都文理学院202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川菜菜名的语言文化特性研究(SRF23070)”阶段性研究发现。发言完毕,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教授与东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唐峰教授对朱珣的研究发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杨唐峰教授进一步表示,汉英构式对比研究现阶段在国内具有非常大的价值,而当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词性构式的汉英对比领域,名词性构式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解释维度,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023年10月15日上午,在上海师范大学霞棐剧场,会议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辉教授宣布,授予朱珣等所有参会发言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员职务。随后在张辉教授的带领下,所有会员进行现场投票,选举新一届委员会理事及顾问。经过众人投票与现场统计,最终选举上海师范大学高航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廖巧云教授、河南大学牛保义教授等30人为新任委员会理事,并推选严辰松、冉永平等10名国内资深学者出任委员会新任顾问。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晔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束定芳教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社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湖南大学原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正光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