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本科专业合格评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4月9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在实训楼开展了线下磨课活动。磨课活动由各课程组分组进行,共分为综合英语、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商务英语、他语种、师范技能组以及英语语法课程组。磨课活动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余霞、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主任彭阳华组织进行,全体教师观摩讨论。
首先,口语组英语口语II课程的洪叶老师以第八单元为例,讲解了Communicating Non verbally非言语沟通的教学过程,洪老师采用了task-based 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视频示例,设置你做我猜等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设置一些生活场景,锻炼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讨论环节复盘活动内容,解析非言语表达,然后进行投票形式的生生互评。整个课件展示动静结合,色彩丰富,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实际,且参与感较强,其他老师也纷纷参与课件制作和课程内容交流,同时提出阅读任务的难易度问题。
口语组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的张凤麟老师示例课程内容为十四单元Whip党鞭,本次磨课用教材上的概念引入教学内容,先讲解党鞭这个角色在辩论中的主要任务,再用视频帮助理解实战中党鞭这个角色,视频之后转变角色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观察后进行角色总结,教师从旁进行解说和重点提醒;理解之后进行辩论实践活动,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口语组的其他老师也就课堂内容进行了积极讨论,刘慧玲老师提出第八周的课程重点在学生的辩论实践环节,要注意实践的流程清晰,既要活跃课堂氛围,又要避免课堂混乱。
综合英语组组在宋洁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磨课,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教学上的重点和要点。以及通过各位老师的分享,集中来优化提升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实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强调知识的获得感。黄韵颖老师就课堂活动方面进行了分享;杜振宇老师针对精读课堂教学的语言教学重点进行了建议;陈艳瑜老师针对TBLT教学法对精读课程教学进行了分享,强调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力;高丽娟老师注重沉浸式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话题过渡带入课程话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唐小林老师也提供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篇章内容的一些想法;涂思思老师在课程引入上也提供了多样的角度和方式。最后由宋洁老师进行总结,进一步清晰教学内容和框架,对于老师们提供的课堂互动方式,可以有机地与课程各部分结合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负责英语视听说IV课程教学的李菁老师进行了课程单元的说课和教学内容的展示。李老师的课堂脉络清晰,层次丰富,并融合了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思辨性问题探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的同时,也开动脑筋进行思辨性思考,为同课程组的老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周薇老师讲授了《西方翻译理论导论》课程,周老师首先回顾弗米尔的目的论模式:一是翻译模式的文化特殊性,二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关系问题。接着,周老师强调了诺德提出的“忠诚”概念,用以指涉译者对翻译活动中的合作伙伴所肩负的责任。张璐鹭老师讲授了《中西翻译理论概论》课程,回顾了清朝末年到民代初期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
教学组黎娅老师和李雅欣老师分别进行了教育学和英语师范技能课程试讲,黎娅老师以问题活动为导入,引起学生探究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兴趣,向学生输入老师这一职业的特性和责任。同时黎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角色及责任。李雅欣老师对师范技能的实训过程及目标进行了讲解。两位老师使用了问答法,教授法,小组探究法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耐心引导下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此次磨课活动,各位老师就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磨课活动既展示了老师个人的课堂教学魅力,又彰显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教师团队积极学习、不断探究的严谨教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充分发挥了老教师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