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晚七点半,大学外语教研室在腾讯会议开展主题为“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夏子翔老师主持,副教授余萍老师主讲,全体专职教师参会。
余萍老师带领团队获得2022年四川省“高教社杯”普通本科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在7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在此次分享中,余萍老师介绍课程思政包含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对于大学外语这门公共基础课来说,要做到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余老师形象生动地把课程思政与大学外语的关系比作“蛋炒饭”,而不是“盖浇饭”——应做到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她从个人、中国、外国、中外文化对比四个角度分析,谈到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带领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新发展,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接着,余老师介绍了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原则与方法。教学设计要从四个核心问题出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做到五个原则:以“两学”为中心,教学目标精准性原则、教学内容一体化原则、教学流程渐进性原则、教学评价反馈整合性原则。余老师以《新时代明德英语综合教程1》Unit 8 Embracing Diversity展开范本分享,说明教师上课不能偏离文本,应基于理解、信奉、践行课本,同时掌握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余老师建议教师们要做到教学评价整合性,坚持显性和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语言知识和技能评价以显性为主,思政目标的评价以隐形为辅。
最后,夏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谈到,从余老师的分享中能够感受到余老师和团队成员务实谦虚的作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团队基于理论研究基础,做到了对教学内容有深度的挖掘和拔高,鼓励参会教师多交流,多参赛,以赛促教,教研互促,共同成长。
撰稿人:邹粟
审稿人:夏子翔
编辑: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