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确保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契合教育发展、行业标准及社会需求,在新视域产业学院支持下,外国语学院分别于2025年8月1日及2025 年 8月26日以线上形式开展 2024 版英语(师范)、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并召开审定会。活动汇聚高校与行业权威专家,剖析方案短板、明确修订方向,为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筑牢基础。
本次调研与审定获多方专家支持。高校专家中,西南交通大学贾蕃博士(副教授、博导)深耕教材评估与语言测试领域,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获全国教学类奖项;西华师范大学夏延华教授(博士、访学学者)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经验,为方案科学性把关。行业专家方面,策马集团彭刘力(董事、总经理)长期参与翻译人才培养与专业评估,任多校硕导;四川省泸定中学石郎(高级教师、校长助理)有 18 年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创特色教学模式,为师范专业提供实践参考。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维民、院长助理余霞以及英语专业第一教研室主任刘慧玲、英语专业第二教研室副主任周倩全程参与调研。
为期三周的线上调研中,专家组与校方深入分析两专业现存问题。英语(师范)专业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前瞻性不足,实践课程仅涉少量现代教育技术;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实践教学无递进设计;三是特色薄弱,跨学科与 AI 工具教学不足,教资备考指导缺失。英语(翻译)专业则面临技术赋能滞后(缺 AI 翻译、跨境电商语言服务等课程)、跨学科培养不充分(无专业领域翻译课、缺国际传播实训)等问题。
针对问题,专家组与校方明确修订路径。一是强化智能融合,英语(师范)专业增设《人工智能翻译》、升级技术课程并加 VR/AR 模块,英语(翻译)专业建 “翻译技术工作坊” 课程群;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推行 “2+2+4” 学期模式,师范专业压缩必修课至 70%、增 8 学分选修课,翻译专业构建三级笔译课程体系;三是打造特色模块,两专业均建 “双导师” 机制。
此次审定会精准定位方案短板、明确优化方向。未来,学院将以方案修订为契机,完善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助力区域教育与语言服务行业发展。
